从句
本文最后更新于5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,如有错误请留言

什么是从句

英语有三种句子:

  • 简单句 :不能再拆
  • 复合句:不分主次
  • 复杂句:主句+从句

所以什么是从句:依附在主句中,在主句中充当成分的非独立句子

从句的分类

从句充当句子的成分,所以只要列出所有句子成分(除动词)就可以列出所有种类的从句了

如果按照词性可以将这些从句分类为3大类:


主语从句,宾语从句,表语从句…一般都作为一个名词
定语从句都作为一个大形容词
状语从句则相当于大副词

定语从句

形容词从句的思维方式:

为什么定语从句难?主要是中西方表达习惯的差异造成的。

在中文里,不管是形容词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,用来修饰名词时都统一放在名词前面,再加上“的”。比如:漂亮的花

而在英语中,修饰名词有两种情况:

  1. 形容词修饰:像中文一样,直接放在名词前。
    a beautiful flower
  2. 句子修饰:要把修饰信息放在名词后面,这时需要借助一个“关系词”(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)把名词和后面的从句联系起来。被修饰的名词叫先行词
    The teacher who came yesterday is kind.

这只是思维方式的不同:
英语里没有the rabbit is eating a (I bought 的) carrot
中文也同样没有兔子正在吃一个胡萝卜(that 我买)
总记得来说中文定语的句子都是前置的,而英语的、做定语的从句都是后置的

没有优劣之分,各有优缺点,我们可能说了半天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形式统一
而英语相比中文多了个关系次的概念,但是可以很早的就强调句子的重点

关系词: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

关系词按照在从句中充当名词还是副词分为关系名词和关系副词
关系代词:替代“人或物”,在从句里当主语/宾语/表语
关系副词:替代“时间/地点/原因”,在从句里当状语

区分方式就是把关系词去掉后从句句子成分是否主谓宾不缺,若不缺则是关系副词,比如:

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种类

关系代词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先行词例句
who主语 / 表语The man who is standing there is my teacher.
whom宾语The man whom you met yesterday is my uncle. (口语常直接用 who 替代)
whose定语 (表示所属)人/物The girl whose father is a doctor is my classmate.
which主语 / 宾语物/动物The book which is on the desk is mine.
that主语 / 宾语人/物The car that he bought is expensive.
关系副词表示含义对应的“介词 + which”例句
when时间at/on/in which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we first met. = … the day on which we first met.
where地点in/at whichThis is the house where I was born. = … the house in which I was born.
why原因for whichI don’t know the reason why he left early. = … the reason for which he left early.

可以将关系就副词转换为关系代词

形容词从句的构成:

这些从句除去关系代词在开头做引导词,其他词的语序与对应的陈述语序是一致的
下面演示如何将一个陈述句转换为从句

1.将对应陈述句中需要替代的词变作相应的关系代词

2.再把关系代词移至陈述句开头就构成了从句

限定性和非限定性

非限定性就是对整个句子来说,意义不大可以去掉的修饰句

限定性定语从句

  • 作用:限定、锁定先行词,告诉你“是哪一个”。
  • 特点:不能去掉,否则意思不完整。
  • 写法:先行词后面直接跟从句,中间没有逗号。
  • 例子
    • The student who is wearing glasses is my brother.
      👉 加上“戴眼镜的”这层限制,你才知道是哪一个学生。
    • 去掉从句:The student is my brother.(太笼统,哪个学生?不知道)

可以理解为:少了它,你就不知道说的是谁/什么。

非限定性定语从句

  • 作用:补充说明,像加括号备注,信息多一点,但不影响主干。
  • 特点:去掉意思依然完整。
  • 写法前面一定有 逗号(无论是句中还是句末)
  • 例子
    • My brother, who is wearing glasses, is a student.
      👉 主干是 “我哥哥是学生”,后面的“戴眼镜的”只是顺便补充一下。
    • My brother, who is wearing glasses.
    • 去掉从句:My brother is a student.(依然完整)

可以理解为:有它更清楚,没它也没问题

✅ 记忆口诀:

  • 限定性 = 限定范围 = 必要信息(没它不行)。
  • 非限定性 = 额外补充 = 附加信息(没它也行)。

正因为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作用是 补充说明,所以经常用作插入语

非限定性形容词从句指代前面整句话

The rabbit ate the carrot, which was not superising.
兔子吃了胡萝卜,这事并不吃惊

这里的which不是指代rabbit也不是指代carrot,而是指代整个前面的句子

名词从句

主语从句

主语从句就是将主语用一个从句替换,其他的部分该怎么来就怎么来

主语从句要求用引导词作为从句的开头,这些引导词就是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,出现在疑问句中被称为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

that引导词(that在这里也是从属连词)引导的主语从句,我们原文翻译得到的会是“兔子吃胡萝卜是明显的”英语人士看到that就能意识到这是从句,是主句的一部分,所以是”明显的”是修饰兔子吃胡萝卜这个整体
但中文明显修饰胡萝卜还是兔子吃胡萝卜就有歧义,但所以中文必须要翻译出that

同时也可以用不确定信息构成主语从句

形式主语

有的时候开头的主语会很长,这样会导致说了很久关键的信息才说出来,就比如下面这句话说了半天才知道你是想说很明显啊,英语人士不喜欢“头重脚轻”

这里的It不是平常的指代物体的代词“它”,it本身没有实际意义,代表的是之后真正的主语(主语从句)所以被称为“形式主语”,翻译的时候不要翻译it

这很像虚拟语气,带有动词的虚拟语气就是个主语从句,只是一旦句子的谓语动词是suggest,demand,insist,order这样的词,从句中的动词就要用虚拟语气

宾语从句

宾语从句的定义:在复杂句中做宾语的从句,比如:

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可以省略,其他所有引导词都不可以省略
that也有情况不可省略,比如有一句话中有两个宾语从句

I didn’t know that the rabbit ate the carrot and that you saw it.
这里很清楚:有两个 宾语从句

  1. that the rabbit ate the carrot
  2. that you saw it

合起来就是:“我不知道兔子吃了胡萝卜,也不知道你看见了它。”

I didn’t know the rabbit ate the carrot and you saw it.
这时读者可能有两种理解:

  1. 正确的原意(两个并列的宾语从句):
    • 我不知道 [兔子吃了胡萝卜] 和 [你看见了它]。
  2. 歧义的理解(误解为一个更长的从句):
    • 我不知道 [兔子吃了胡萝卜并且你看见了它]。
      👉 这时候读者会以为 “the rabbit ate the carrot and you saw it” 是一个整体的单一事实。

主句是一般现在时,从句可以采用任何时态。当主句是一般过去式,从句要使用过去式中的某种时态,客观真理除外

表语从句

学习笔记如有侵权,请提醒我,我会马上删除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